日前,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國研中心)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勾勒出一幅詳盡的改革“路線圖”。“383”是指包含“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lián)性改革組合”。公開信息顯示,負責方案制定的國研中心課題組由該中心主任李偉與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劉鶴擔綱領銜,國研中心多位資深專家參與寫作。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屆三中全會均成為改革開放的歷史節(jié)點。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于11月召開之際,全社會改革冀望集聚之時,這份具有官方智庫背景的總體改革方案自然會引起廣泛關注。
“383”改革方案既提出了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chuàng)新企業(yè)體制三個方向的改革作業(yè),又給出了管理體制、基礎產業(yè)、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資管理、激勵創(chuàng)新、涉外經濟等領域的改革路徑。公職人員保持廉潔退休領年金,放開對進口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限制,“小產權房”補繳出讓金,十年內人民幣國際化、建立金融機構破產退出機制,將基礎養(yǎng)老金、司法體系、食品藥品安全、邊防、海域、跨地區(qū)流域管理等劃為中央事權,編制國家資產負債表,實現(xiàn)大學“去行政化”等構想,既有的放矢,又振聾發(fā)聵。無論從改革的深度還是廣度講,都為近年罕見。其中透露出的改革現(xiàn)實邏輯尤其引人注目。
改革不可能是推倒重來,而只能是依照現(xiàn)實進行帕累托改進,才最有可能呈現(xiàn)改革的增量效應。這也就意味著,基于現(xiàn)實給出的改革路徑比起空泛的宏大敘事更具有改革效率。
“383”方案的第一個特點,是建立行政職能轉變的可操作性。公職人員保持廉潔退休領年金,強化的是對公務員退休后的預期管理,這既是中國香港等地的成功經驗,也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將涉及民生、環(huán)境、社會公平的管理事權劃歸中央,既體現(xiàn)了對公眾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的重視,也有助于補強對高發(fā)問題的管理,比如,因為區(qū)域協(xié)調不到位而造成的環(huán)境治理無力和司法權受地方行政意志干擾。事實上,這兩個管理短板正是社會矛盾集聚的重要源頭。
“383”的第二個特點,是在市場體系中埋設“激進”的改革因子。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建立金融機構破產退出機制,旨在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市場化。今年以來,反復出現(xiàn)的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飆升,中小微企業(yè)資金困局難以破解等現(xiàn)象,折射出來的就是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仍然欠缺。如果銀行不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那么金融決策的失誤性、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就難以避免,而且會在一定時候有所放大。因此,讓金融機構不再“大到不能倒”,而是通過實質競爭發(fā)展壯大,已是下一輪金融體制改革的必過關口。如果市場化發(fā)展不起來,人民幣國際化就將成為高風險選擇。
“383”的第三個特點,是對國企改革果斷突破。過去,國企改革注重于公司治理結構企業(yè)化等基本機制建設,其經營理念、壟斷地位等并未被實質觸動。方案中提出的放開對進口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限制,不僅針對的是中國能源進口瓶頸的突破,而且會對國有油氣企業(yè)遲滯的改革形成倒逼。
“383”的第四個特點,是強調形成普遍的創(chuàng)新氛圍。這特別是體現(xiàn)在大學“去行政化”的倡議中。大學應是科研創(chuàng)新的產出地,以及產學研一體化的策動點,但是,普遍存在的濃烈的行政色彩,既抑制了大學應有的創(chuàng)新,而且嚴重改變了教研兩條線的價值取向。
當然,盡管“383”方案具備官、智雙重背景,但總體改革方案還有待三中全會的公布。至少,這一方案的公開,預示了新一輪改革的廣度和深度。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時表示,正在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將作出總體部署。26日,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在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主要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這一輪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因此,無論改革路線圖如何描繪,中國社會和經濟出現(xiàn)新的變革已然可以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