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911国产高清在线观看,久操国产在线,日日夜夜欧美,www.五月激情,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久久精品2021国产,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成本人

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chuàng) > 正文

清代“白發(fā)卿相”緣何受重用

核心提示: “白發(fā)卿相”,即以古稀、杖朝之高齡仍躋身高位,參與國家政務之老臣。這在清代政壇是極具普遍性的政治現(xiàn)象。清帝對其倚重的“白發(fā)卿相”榮寵有加。數(shù)十年政壇浮沉與經(jīng)驗積累,使“白發(fā)卿相”具備晚生諸臣所難以企及的政治眼光和治國韜略,是一種珍稀寶貴的政治資源。然而,他們也有著難以褪去的歷史局限性和保守性。

【摘 要】“白發(fā)卿相”,即以古稀、杖朝之高齡仍躋身高位,參與國家政務之老臣。這在清代政壇是極具普遍性的政治現(xiàn)象。清帝對其倚重的“白發(fā)卿相”榮寵有加。數(shù)十年政壇浮沉與經(jīng)驗積累,使“白發(fā)卿相”具備晚生諸臣所難以企及的政治眼光和治國韜略,是一種珍稀寶貴的政治資源。然而,他們也有著難以褪去的歷史局限性和保守性。

【關鍵詞】白發(fā)卿相 倚任 致仕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在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稱官員退休為“休致”(亦稱“致仕”或“致事”)。至于“休致”時間,則多沿用周禮中“大夫七十而致事”的傳統(tǒng),即以七十歲為基準退休年齡,清代亦如此,且對年齡的審核更為嚴格。然而,“白發(fā)卿相”的現(xiàn)象,在清代官場卻是常態(tài),而且相沿不絕。所謂“白發(fā)卿相”,即以古稀、杖朝之年仍躋踞高位,受到最高統(tǒng)治者的信任與重用,仍參與國家大政。

清帝對其倚重的“白發(fā)卿相”榮寵有加

有清一代,在朝為官者,難以計數(shù)。如以官勢最熾的軍機大臣和官位最崇的內(nèi)閣大學士(包括封疆大吏之領袖的總督大學士)為例,乾隆朝出任軍機大臣者47人(內(nèi)生卒年不詳者15人)。其中,年過七十者13人(含年過八十者6人),占41%。光緒朝出任軍機大臣者36人。其中,年過七十者13人(含年過八十者3人),占36%。乾隆朝出任大學士者60人(內(nèi)生卒年不詳者17人),其中,年過七十者24人(含年過八十者10人),占56%。如以地方總督大學士者12人(內(nèi)生卒年不詳者5人)計之,其中,年過七十者4人(含年過八十者1人),占57%,二者相差不多,但均已過半。光緒朝出任大學士者34人(內(nèi)生卒年不詳者6人),其中,年過七十者17人(含年過八十者4人),占61%。而如以地方總督大學士(即有大學士閣銜,但不入閣辦事,仍留地方為總督者)者5人(內(nèi)生卒年不詳者1人)計之,其中,年過七十者3人,占75%。

這里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一是乾隆、光緒兩朝,雖時代背景不同,但“白發(fā)卿相”所占比重之大卻如出一轍,且日漸突出。二是從兩朝軍機大臣中“白發(fā)卿相”的民族成分來看,乾隆朝有滿洲7人,蒙古1人,漢人5人,漢人占比為38%。而光緒朝有滿洲3人,漢人10人,漢人占比飆升至77%。可見,從乾隆到光緒,清廷對“白發(fā)卿相”的倚重,尤其是對漢族老臣的倚重愈益明顯。三是同一時期,出任大學士(包括總督大學士)的“白發(fā)卿相”均多于出任軍機大臣者,這主要是兩種職位的功能有別,因為軍機處是清帝的秘書班子,它對大臣身體和精力的要求更高罷了。四是清帝對其所倚重的“白發(fā)卿相”向來榮寵有加。如福建漳浦人蔡新(1707-1799),值上書房四十二年,乾隆帝以其“究心根柢,操履端謹,深敬禮之”。乾隆三十八年,賜其紫禁城騎馬,并賜圓明園澄懷園寓所。四十八年,賜其御書“黃扉宿彥”匾額,并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五十年,帝辟雍講學,御制詩內(nèi)有“蔡新或備伯兄行”之句,自注曰:“今之群臣,孰可當三老五更之席者。獨大學士蔡新長予四歲,或可居兄事之列。”未幾,蔡新上疏乞休,帝許之,加太子太師,并三賦詩以餞。五十五年,乾隆八十壽誕,蔡新詣京師祝嘏,帝賜其宴同樂園及人參一斤。及歸,帝命歸途所經(jīng),有司具舟車護行。嘉慶元年,蔡新年九十,賜額曰“綠野恆(同‘恒’,編者注)春”,并賜以文玩珍物。由此可見,清帝對其倚重的“白發(fā)卿相”榮寵到何等地步。

清帝為何屢屢突破制度的限制,任用年逾古稀的老臣

清代官制對官員“休致”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那清帝為何又屢屢突破制度的限制,而任用諸多年逾古稀甚至耄耋的老臣,使其躋踞要津、安享富貴呢?

毋庸置疑,封建統(tǒng)治者的任何制度和政策,都是以維護該王朝的最大利益為出發(fā)點的。所以清廷重用“白發(fā)卿相”的目的,不能簡單地看作是清帝籠絡大臣,宣示皇恩,還要從統(tǒng)治者維護封建中央集權體制和大清王朝的長治久安來考查,從清帝重視儒家文化和漢族知識分子的治國經(jīng)驗來理解。滿洲貴族以少數(shù)民族身份入主中原,面對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問題層出不窮的廣土眾民,亟需富有深厚文化素養(yǎng)和治國才能的漢臣輔佐。而“白發(fā)卿相”的古稀之人,數(shù)十年政壇浮沉與經(jīng)驗積累,常使其具備晚生諸臣所難以企及的政治眼光和治國韜略,實是輔佐清帝治國理政的“百科全書”,是一種珍稀寶貴的政治資源。同時,清帝對這些“老成忠懇,補袞陳善”的耆臣給予遠超常規(guī)的榮寵,既可以發(fā)揮他們的余熱,起到“表率百官”的效應,又能達到“以漢治漢”從而穩(wěn)定天下的目的,可謂一舉多得。

我們先看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張廷玉(1672-1755)的例子,他是有清一代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族大臣,曾仕宦康雍乾三朝??滴跬砟辏瑥埻⒂窭圻w至刑部侍郎。雍正即位后,“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四年,授文淵閣大學士,仍兼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八年,首任軍機大臣,每日必召入對,參與機密。史載:“廷玉周敏勤慎,尤為上(雍正)所倚。十三年,世宗疾大漸,與大學士鄂爾泰等同被顧命。遺詔以廷玉器量純?nèi)?,抒誠供職,命他日配享太廟。”乾隆二年,命與鄂爾泰同進三等伯,賜號勤宣。尋諭:“廷玉年已過七十,不必向早入朝,炎暑風雪無強入。”直至乾隆十四年,張廷玉方以七十八歲高齡休致?!肚迨犯濉氛撛唬?ldquo;軍機處初設,職制皆廷玉所定。庶政修舉,宇內(nèi)乂安,遂乃受遺命,侑大烝,可謂極心膂股肱之重矣。”

再看乾嘉兩朝的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王杰(1725-1805),王杰是陜西韓城人,乾隆五十一年出任軍機大臣、上書房總師傅,尋任東閣大學士。嘉慶五年,杰以年老體衰乞休,帝溫語慰留,許其拄杖入朝。七年再請,終允休致,時杰已七十八歲高齡。王杰在朝四十余年,忠清勁直,老成端謹,既不結黨營私,也不趨炎附勢。時權臣和珅弄權,滿朝為之噤聲,王杰獨不然。“遇有不可,輒力爭。”嘉慶帝親政之始,即命翦除和珅,王杰積極查辦此案,終令和珅伏法。又嘉慶初年,白蓮教大起義此伏彼起,如火如荼,成為困擾清廷的軍政要務。王杰為此上疏獻計“去鄉(xiāng)勇之名而為召募之實”,并主張懷柔政策,最終撲滅了蔓延五省、歷時九年的農(nóng)民大起義。八年,王杰致仕返鄉(xiāng)。行前,嘉慶帝賞其先帝御前陳設的玉鳩杖一枝、內(nèi)府人參一斤,并賦詩二首,以寵其行。詩曰:“名冠朝班四十年,清標直節(jié)永貞堅。樞庭久值宣綸綍,講幄昔從授簡編。”“屢蒙恩旨掌文衡,藝苑群瞻桃李榮。直道一身立廊廟,清風兩袖返韓城。”其中,對王杰的倚任與贊賞不言自明。

晚清時,洋務運動的領袖、總督大學士湖南湘鄉(xiāng)曾國藩、安徽合肥李鴻章、湖南湘陰左宗棠、直隸南皮張之洞,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其中李鴻章(1823-1901),更是被慈禧太后稱為“再造玄黃之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與俾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不論這些贊美有多過譽,但年逾古稀的李鴻章,直至晚年仍叱咤晚清政壇,歷經(jīng)中日甲午戰(zhàn)爭和庚子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在其離世的光緒二十七年,其仍以七十九歲的高齡,身兼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及督辦政務處大臣等要職,對晚清王朝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可以說,張廷玉輩,仕宦于清前期,正值清王朝蒸蒸日上之際。諸多典章制度、政策法規(guī),均屬草創(chuàng)。正是在他們的輔弼下,清王朝實現(xiàn)了政治的大一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經(jīng)濟的大變革,奠定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基礎,繼而走向世人稱羨的“康乾盛世”。王杰諸人,仕宦于乾嘉之際,正值清王朝盛極而衰的歷史時期。面對吏治的腐敗、經(jīng)濟的衰退和社會的動蕩,他們以畢生的政治智慧,為君主建言獻策,力挽“嘉道中衰”之狂瀾。李鴻章等人,遭逢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肩負著“御侮”和“求強”的雙重使命,憧憬著“同光中興”的帝業(yè)大夢,于內(nèi)政外交的紛繁事務中折沖樽俎。終其一生,雖難扶大廈之將傾,卻為積貧積弱的中國走向近代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這些從黑發(fā)到白發(fā)的卿相大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均給后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業(yè)績。

“白發(fā)卿相”導致高級官僚階層老齡化

“白發(fā)卿相”,位極人臣,以一身之先,為群臣所不能為之事功,享群臣所不得享之榮寵?;潞3粮?shù)十載,功績與榮寵相埒。但這并不意味著“白發(fā)卿相”在歷史大潮中總能占盡先機,成為順應潮流的弄潮兒。恰恰相反,在諸多方面,他們有著難以褪去的歷史局限性和保守性。給后人留下的負面影響,也是既深且巨的。

以“白發(fā)卿相”在朝之隆望,朝野上下爭趨附焉,易生朋黨之患。若唐代的“牛李黨爭”,以對方之是為非、以對方之非為是,互相攻訐。既削弱皇權,影響決策,又浪費了大量的政治資源。對朝臣結黨一事,清代諸帝深惡痛絕。雍正二年七月,御制頒發(fā)《朋黨論》,對此大加撻伐。不料,雍正帝倚為股肱重臣的鄂爾泰、張廷玉,卻在乾隆初年漸呈鄂、張黨爭之勢,“分朋引類,陰為角斗”,每每僨事誤公。對此,乾隆皇帝深惡痛斥,直到十年鄂爾泰病逝,十四年張廷玉休致,此患方除。

以漢官為主體的“白發(fā)卿相”,在歷史的滾滾大潮面前,往往表現(xiàn)出較多的局限性和保守性。他們或?qū)δ承╅_創(chuàng)事業(yè)抱持一種阻撓的姿態(tài),或在國家危難關頭,不識大局,不知進取。前者如事關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平準戰(zhàn)役中,先是康熙帝“力排眾議”,堅持派十四子胤禎驅(qū)準保藏;后有乾隆皇帝在解決內(nèi)亂中的準噶爾勢力時,“在廷諸臣,惟大學士傅恒與朕協(xié)力贊畫,余無不意存畏葸”。這其中必有不少“白發(fā)卿相”狃于久安,不復振作。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光緒朝體仁閣大學士徐桐,作為帝師和理學家,他反對維新變法,惡西學如仇讎,聲稱“寧可亡國,不可變法”,“凡門人言新政者,皆屏不令入謁”。但此人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和禮遇,“以其耆臣碩望,朝見時令近侍扶掖以寵之”,“大事皆決于桐”。結果在徐桐等人的鼓動下,慈禧下詔與八國列強同時開戰(zhàn),釀成了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影響巨大的“庚子事變”。

“白發(fā)卿相”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必然導致高級官僚階層的老齡化。滿朝文武,泰半皆是年逾古稀甚至耄耋之齡。一方面,阻滯了新生代人才的進身階梯,不利于官僚群體的新陳代謝。另一方面,行政機能的老化、僵化,勢必導致行政效率的低下。曹振鏞(1755-1835),仕宦乾嘉道三朝,顯達于道光朝,其晚年恩遇之隆,令朝臣側目。門生問其故,曹某曰:“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不僅如此,其門生后輩有入御史者,必戒之曰:“毋多言,毋豪意興!”這種貪戀高位、無所作為的“白發(fā)卿相”,無疑也是歷史的絆腳石。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導;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馬維熙對本文亦多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②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③秦國經(jīng):《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

④昆岡:《欽定大清會典(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責編/潘麗莉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zhuǎn)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zhuǎn)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申唯佳]
標簽: 白發(f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