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本鐘合影
8月21日,在英國倫敦,人們在大本鐘前拍照留影。
英國倫敦地標性建筑大本鐘當日正午進行大修前的最后一次報時,今后4年大部分時間將處于靜音模式。
新華社 發(fā)
本報專稿 當?shù)貢r間21日正午12時,英國地標性建筑大本鐘敲響修繕前最后一次報時。根據(jù)英國議會此前公布的計劃,為維修議會大廈鐘樓“伊麗莎白塔”和塔頂?shù)拇蟊剧?,這座158歲高齡的四面鐘將進入長達4年的靜音維修期。在2021年前,除了新年等重要時刻,大鐘將不再敲響。此次維修預算約為2900萬英鎊(約合2.5億元人民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刊文指出,許多英國人之所以對大本鐘停響感到難過,折射出了他們更深的擔憂,即脫歐后,英國正在世界舞臺上失去其原來的聲音和地位。文章摘編如下:
如同白宮是美國價值觀的象征一樣,大本鐘是英國的象征,其洪亮的鐘聲每日都響徹倫敦。也正由于其震耳欲聾的鐘聲可能會對修復工人的聽覺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大本鐘在修復期間不得不停擺4年。
當大本鐘敲響最后一次報時,周圍喧鬧的人群立刻安靜下來,人們拿出手機和相機記錄下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許多當?shù)厝烁械胶茈y過,有些人低著頭,似乎在祈禱。工黨議員史蒂芬·龐德眼里飽含淚水,他說,這是一個令人非常悲傷的時刻,有些東西直到失去的時候才知道有多重要。
另外一些人說,即使是納粹德國空軍也無法使大本鐘沉默(1940年倫敦遭遇德軍大轟炸)??梢钥闯?,英國人一直忘不了其輝煌的歷史。
最近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深深地觸動了這個國家的靈魂。
當那些脫歐派沉浸在從歐盟“奪回掌控權”的熱情里,另一些人卻對英國可能會“沉寂”的前景感到不安。
對很多人來說,大本鐘就是倫敦的代名詞,經常出現(xiàn)在眾多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的畫面中。
人們對大本鐘停響感到難過,折射出了他們更深的擔憂,即脫歐后,英國正在世界舞臺上失去其原來的聲音和地位。
脾氣有些不太好的歐盟現(xiàn)在團結一致,剩下的27個成員國就其自身利益和英國的利益展開爭辯。曾經在歐盟一言九鼎的英國似乎不得不面對其正在失去地位的新現(xiàn)實。
4年的修復時間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一些人認為,隨著英國脫歐進程的開始,大本鐘的聲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也表示,讓大本鐘停響4年“不應該”。四年?為什么這么久?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可以在同樣長的時間內修建公路隧道。人們潛在的恐懼是,英國不僅失去了發(fā)言權,而且還面臨著喪失能源、建設和制造的能力。
法國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從結構觀點闡釋了埃菲爾鐵塔的技術美學,其散文堪稱結構主義的杰作,其作品也告訴我們一種哲理,即不存在也是一種存在。但大多數(shù)英國人是實用主義者,而非理論家。沉默就是沉默,盡管它可能會發(fā)聲,但也只是關于恐懼和失去的聲音。
(見習記者 陸依斐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