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學者馬克·波斯特為了復興電子媒介時代的社會批判理論,提出了信息方式理論,試圖用“信息方式”概念來取代馬克思的“生產方式”概念。波斯特夸大了交流方式和交流結構的社會地位和歷史作用,而忽略了任何信息方式實現(xiàn)的具體形式取決于當前社會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基本模式,取決于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最基本的物質和精神生產活動。
【關鍵詞】信息方式理論 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20世紀以來,電子媒介作為交流傳播手段進入人類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帶來社會普遍而深刻的變化。美國學者馬克·波斯特秉承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站在后現(xiàn)代主義的立場,吸收后結構主義的理論資源,比照馬克思的“生產方式”概念,創(chuàng)造了“信息方式”概念,對電子媒介如何改變社會結構進行了新穎的分析和闡釋,形成了信息方式理論。
信息方式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
信息方式理論認為,在以電子媒介為中介的社會中,物質生產活動已經不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語言、符號構成了人們的生活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不再表現(xiàn)為生產過程中的聯(lián)系,而是由語言交流所構成的網(wǎng)絡,這些都突破了馬克思生產方式理論的判斷。
波斯特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生產方式理論在電子媒介時代無法批判和解釋現(xiàn)實,是失效的,應該被信息方式所取代。首先,波斯特認為,盡管馬克思敏銳地注意到了科學技術在勞動生產中的重要作用,但他的勞動價值理論無法解釋非物質產品尤其是電子信息產品的價值。他批評馬克思主義無法估量凝結在這類產品中的勞動時間,而信息已經具有完全不同于商品的某些特質,信息交換無法用價值規(guī)律來說明,只能用符號交換來分析。其次,波斯特認為,生產方式理論無法解釋消費社會中生產被消費所引導這個事實。被消費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附加在商品上的符號,它作為一種能指已經脫離了對實物的指涉。再次,電子媒介時代社會力量發(fā)生了重組,生產方式理論所提出的階級斗爭已經讓位給少數(shù)、邊緣群體的斗爭,無產階級已經不是革命的主導力量。歸根到底,波斯特認為建立在實踐第一性基礎上的生產方式理論無法理解由電子語言所構型的后現(xiàn)代社會,而他提出信息方式理論的使命就是以語言學為基礎,“在映照生產方式理論的同時又置換這一理論”。
馬克思的生產方式理論并未過時
我們要正確評價波斯特的“信息方式”,首先要搞清楚馬克思的“生產方式”概念的含義。馬克思所說的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具有一定生產經驗與勞動技能的勞動者。生產關系可以理解為人們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分配方式等。基于對馬克思的生產方式兩方面含義的把握,波斯特所謂的信息方式即電子媒介交流,實質上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在當代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一種特殊反映。因此,并非信息方式取代了生產方式,而是當代生產方式的突出表現(xiàn)形式是信息方式,信息方式完全可以被生產方式所涵蓋,二者之間并沒有根本的沖突。信息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其獨有的互動形式和對現(xiàn)實世界的超逼真模仿,從現(xiàn)象層面上看似乎日益遠離了生產過程,但是在其終極本質上仍是生產工具的現(xiàn)代歷史形式,因此也就不存在其信息方式的本體論話題。
首先,信息依然是商品。在電子媒介時代,信息日益等同于一種商品和資本,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fā)展的結果。信息成為商品體現(xiàn)和深化著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馬克思所說的生產在資本主義社會是指能為資本帶來剩余價值的勞動,而不特指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信息商品的生產沒有脫離生產范疇。馬克思所說的商品是一切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價值鏈的繼續(xù)分化和非物質化造成所有關于生產、分配和消費過程的可利用信息都被漸漸地從過程本身分離出來,并且被電子處理和被公開銷售,成為商品。信息商品仍然遵循商品供需法則和價值規(guī)律,被卷入資本主義的經濟運行軌道,因此才有了知識產權。信息交換的低成本和即時性降低了資本流通成本,信息生產正是壟斷資本全球擴張的產物。更進一步來看,電子媒介技術帶來的成本的降低推進了“用戶生成的內容”,即波斯特所謂的代表的一種“符號學民主”的“共享知識”,表面上是在挑戰(zhàn)資本主義堅守的專利原則,其實免費饋贈的形式置于商品形式之下,甚至可以直接用來贏利??傊?,資本主義經濟沒有出現(xiàn)新的范式,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一方面因為信息的發(fā)達,生產變得更加靈活、具有更強的適應力和更快的局部反應,生產被分權化了,而資本和控制卻被中心化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經濟日益成為戰(zhàn)略性聯(lián)盟、聯(lián)合體,被少數(shù)人控制甚至壟斷,這恰恰證明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分析;另一方面,信息的社會性必然和市場的私有化組織迎頭相撞,加劇資本主義根本矛盾,這已經被進入新世紀以來的多次金融危機所證實。
其次,消費社會的密碼依然依賴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解析。波斯特認為消費社會不是以生產為基礎而是由符號統(tǒng)治。但深入到符號的本質,它仍然是資本再生產的產物,而且符號運行的現(xiàn)實基礎仍然存在于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中。馬克思早就破譯了消費社會的秘密:“第一,要求在量上擴大現(xiàn)有的消費;第二,要求把現(xiàn)有的消費擴大到更大的范圍來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產出新的需要,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出新的使用價值。”并不是消費決定生產,而是消費反饋的信息讓生產更加精準化,消費創(chuàng)造的新的需求助推生產擴大化,從而保障資本家獲得更高的超額利潤。所謂“生產消費集于一身”,非但沒有顯示生產和分配的民主化,反而常常被納入到了現(xiàn)有精英控制的商品交換體系。離開生產談消費,甚至把消費置于生產之上,其實是被資本主義高度發(fā)達的社會現(xiàn)象所蒙蔽。
第三,電子媒介時代依然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網(wǎng)上的個體依然生活在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中,網(wǎng)絡世界中的多重身份,始終是以現(xiàn)實的社會角色為基礎的,盡管身份可以塑造,但仍然是圍繞現(xiàn)實階級屬性建構的。盡管當代產業(yè)結構的變化導致傳統(tǒng)產業(yè)工人階級的萎縮,但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沒有改變,無產階級作為從事雇傭勞動,為資本提供剩余價值的群體并未消失,只是改變了存在形態(tài)。同樣,階級斗爭也沒有消失,而是采取了更加復雜的形式,當代西方社會,各種少數(shù)群體的斗爭都是與階級斗爭糾纏在一起的。從受眾到信息生產者的身份變化并不能使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獲得擺脫資本的自主性,相反,人們在網(wǎng)上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被深深地商品化了,剝削也更加隱蔽化和深刻化。
信息方式理論盡管在對電子媒介社會的現(xiàn)象批判上提供了一個有效的視角,但是這種基于語言符號系統(tǒng)的批判始終存在著巨大的理論局限,夸大了交流方式和交流結構的社會地位和歷史作用,卻忽略了任何信息方式實現(xiàn)的具體形式取決于當前社會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基本模式,取決于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最基本的物質和精神生產活動。而對人類最基本生產和活動的探討,則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永恒的基石。僅僅關注交流的形式,而放棄對整個社會生活環(huán)境進行分析,無法深入到對社會的本質批判層面,更無法撼動馬克思生產方式理論的正確性。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①[美]馬克·波斯特著、范靜曄譯:《信息方式》,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②[美]馬克·波斯特著、范靜曄譯:《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
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④張金鵬:《信息方式: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批判理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責編/周素麗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