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大學生群體中存在價值觀有偏差、政治參與意識不高、抗挫折能力弱的問題,可以通過加強紅色文化熏陶和教育來化解。將紅色文化引入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盤活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紅色教育內(nèi)容與形式,闡釋紅色文化時代內(nèi)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升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獲得感,從而引領和塑造大學生價值觀。
【關鍵詞】紅色教育文化 教學方式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41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革命經(jīng)驗、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和精神動力,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和參考。青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加強大學生群體的紅色文化教育和熏陶。為此,需要進一步整合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拓展紅色文化教育形式、挖掘紅色文化時代內(nèi)涵,用最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走入大學生內(nèi)心,引領和塑造大學生價值觀。
大學生群體中存在價值觀有偏差、政治參與意識不高、抗挫折能力弱的問題
新時代,大學生群體正處于學校向社會的過渡階段,更容易陷入迷茫和不自知的狀態(tài)。從思想意識層面來看,一方面,大學生對未來有著憧憬和渴望,他們具有張揚的個性,希望邁入社會后一展拳腳,被接納和認可;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在面對未知和困難時不知所措,容易退縮,抗挫折能力較弱。從整體上來看,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是積極向上的,但也面臨價值觀的多元取向、政治參與意識不高、抗壓能力弱等現(xiàn)實。
這些新變化對當前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一,大學生的價值觀更加多元化,其中不乏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念,如功利心態(tài)、拜金主義、損人利己等,可通過紅色文化教育對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其二,部分大學生的政治參與意識不高,這也是思政工作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可通過紅色文化教育來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意識、愛國意識和責任意識。其三,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較弱,面對困難容易逃避、退卻,這種心理上的不成熟,是其人生和事業(yè)路上的絆腳石,思政工作一定要注意錘煉大學生心性,增強其抗壓能力,可通過紅色文化教育來提升大學生群體的逆境應對能力。
整合紅色文化資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國進入社會轉型期,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和多種思潮的涌入,對大學生群體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較大沖擊。大學生思政工作存在教學內(nèi)容過于理論化和空洞化,教學方式以說教為主等問題。因此,將紅色文化引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可有效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內(nèi)容。
從具體教學實踐來看,紅色文化資源種類和形式非常豐富,既包括革命遺址、巖洞、戰(zhàn)場遺址、指揮部舊址、紀念館、紀念塔(碑)、烈士陵園等物質(zhì)性遺產(chǎn),同時也包括紅色歌曲、紅色戲劇、紅色電影等精神遺產(chǎn)。讓學生通過參觀具體的教育基地,以照片、畫像、雕塑、物品陳列為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當時革命志士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和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對當時他們的價值理念和政治信仰有更加深切的理解。紅色文化將學生帶入到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中,讓他們能夠設身處地感受革命前輩的不易與艱辛,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辨別力和判斷力,進而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力和認同度。發(fā)揮紅色教育洗滌心靈的作用,幫助大學生在思想層面去偽存真,使紅色文化內(nèi)化為大學生的價值理念,使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當前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總之,通過對紅色文化的實地參觀和學習研討,讓學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更深刻感受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的奉獻精神,更加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并主動為之努力和奮斗。
拓展紅色文化教育形式,激發(fā)大學生主動性積極性,提升大學生道德素養(yǎng)
當前,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理念保守,教學方法單一,很難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引入紅色文化,可拓展思政工作的教育載體和方式方法,既能有效調(diào)動大學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又能起到磨礪性格、錘煉心性和提升道德素養(yǎng)的教育效果。
首先,創(chuàng)新紅色資源運用方法,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紅色書籍、圖片和影視作品展現(xiàn)給學生。其次,學校和學生組織也可以主動邀請老紅軍、老黨員、老戰(zhàn)士到學校開展座談會、報告會和討論會,進一步拉近這些老革命與新學生之間的距離,在互動過程中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通過老紅軍、老戰(zhàn)士、老黨員故事的講解,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境界得到升華。最后,可結合互動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觀本地的紅色教育基地,在互動交流和參觀之后,以學生參與的紅色教育活動為背景,開展文章寫作、辯論、歌詠、演唱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深化認識。以這些特殊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理解紅色教育魅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通過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的優(yōu)勢,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在學習體悟紅色文化的過程中,深刻體驗不同歷史時期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克服脆弱的、抗壓能力弱的心理,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為國家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貢獻自身力量。
挖掘紅色文化時代內(nèi)涵,增強其認同感獲得感,自覺傳承紅色文化精神
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紅色文化,要注意結合時代特點,挖掘紅色文化時代內(nèi)涵,讓思政工作積極回應大學生關切,更加具有實用性和操作性,增強其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從而自覺傳承紅色文化。
首先,挖掘紅色文化時代內(nèi)涵,要因地制宜。紅色教育資源本身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歷史性等特點,因此,在對本地特色的紅色教育資源進行全面了解梳理的基礎上,挖掘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紅色教育資源,同時結合區(qū)域文化,進一步增強紅色教育資源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紅色文化教育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價值理念。
其次,創(chuàng)新紅色文化教育形式。舉例來說,南昌市每年都會舉行“軍樂節(jié)”,主要是為了紀念人民軍隊的誕生,并通過軍樂藝術形式予以表達,這本身就是對紅色教育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充分體現(xiàn)了紅色教育資源的地域性特色,也發(fā)揮了紅色教育資源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再次,在挖掘紅色文化時代內(nèi)涵的過程中,還應根據(jù)學生實際需求找準思政教育切入點。一線教師要走進學生群體,了解當前學生群體的所思、所想、所感,將紅色文化與學生思想價值理念培養(yǎng)進行有效融合。
最后,紅色文化教育應以更為社會化、生活化的方式來進行。要整合和優(yōu)化紅色教育資源,進一步提升其時代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紅色教育熏陶下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更為清楚地認識自身當前的思想道德水平,自愿將紅色教育資源的價值和理念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進一步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從而自覺地將紅色文化中蘊含的卓越思想和優(yōu)秀品質(zhì)傳承下去。
(作者為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8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遼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的成果】
【參考文獻】
①譚林:《讓紅色文化成為青年群體的流行文化》,《人民論壇》,2018年第13期。
②邱小云、周艷紅:《弘揚紅色文化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責編/陳楠 美編/李月敏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